落尘小说网

落尘小说网>贫道要考大学 > 第199章 校运会开始(第1页)

第199章 校运会开始(第1页)

早上七点十分,太阳刚刚升起。

操场旁边的绿化带还凝着昨夜里的露珠,金色的光芒便已经铺满了整个校园。

田径场前的国旗杆最先被照亮了,银色的旗杆反射着曙光。

运动员进行曲在各教学楼的喇叭。。。

暴雨过后的第七天,空气里还浮着湿漉漉的泥土味。陈拾安站在火种台旧址前,脚边是那块刚埋下的电路板,青苔正从砖缝里探出头来,像在舔舐时间的伤口。他望着远处山脊线被晚霞染成橘红,忽然觉得这地方不再荒凉??它只是沉睡,而沉睡本身,也是一种等待。

手机还在掌心震动。苏晓的照片静静躺在屏幕上:孩子们围在倾诉舱旁,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踮着脚往喇叭口凑,脸上带着近乎虔诚的认真。她身后,几个男孩争着要下一个说话,笑声撞进风里,散得满山坡都是。那棵老山桃树果然结了果,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条,仿佛连果实都在倾听。

“你看,种子已经长成森林了。”

这句话在他心里滚了三遍,才缓缓呼出一口气。

他没回消息,只是把手机翻过来,贴在胸口。他知道苏晓不需要回应,就像那些声音也不需要答案。它们只需要存在过。

回程路上,雨又下了起来,不大,细细密密地织在车窗上。收音机自动开启,调频跳转了几下,突然卡在一个低沉女声的播报中:“……据最新消息,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原则通过《青少年真实表达权保障条例》草案,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情绪压制技术应用于未成年人教育场景,并设立专项监察机构。有专家指出,此举或将重塑我国基础教育的心理生态。”

陈拾安关掉了广播。

他知道,法律可以堵住枪口,却未必能治愈伤口。真正的战场,从来不在会议室或法庭上,而在每一个孩子低头不敢看人的眼睛里,在每一间夜里亮着灯却无人说话的客厅中,在那些被“懂事”“坚强”“别矫情”层层包裹的心底深处。

车驶入城区时,阿岩来电。

“西南项目组发来新数据。”他的声音冷静得像手术刀,“‘二代净化系统’的受害者中,已有十二人出现记忆断层现象,最严重的一个,连续七天重复背诵同一段励志语录,无法识别亲人。”

顿了顿,他又说:“家长拒绝配合调查。他们签了协议,说是‘自愿参与高端成长计划’。”

陈拾安闭上眼。

“把资料打包,发给‘回声计划’法律援助中心。另外,联系王素芬,问问绿洲小学那边有没有空余床位。”

“你想收留他们?”

“不是收留。”他说,“是让他们重新学会哭。”

电话挂断后,车内陷入短暂寂静。雨滴敲打车顶的声音忽然清晰起来,像某种遥远的鼓点,催促着什么。

第二天清晨,第一辆“流动倾听站”改装车驶出仓库。车身漆成浅灰与草绿相间,顶部装有可伸缩的环形扬声器阵列,侧面印着一行字:“你说的,我都记得。”车内配备匿名录音舱、情绪波动监测仪和实时脱敏传输系统,所有数据直连火种台中央服务器,同时自动备份至分布式区块链网络,确保无法篡改或删除。

志愿者招募令发布不到四十八小时,报名人数突破八千。教师、心理咨询师、退伍军人、失业青年、退休工人……甚至有几位曾参与“晨曦计划”的前技术人员主动请缨,说自己“欠这个世界一段诚实的声音”。

首站定在西北一座资源枯竭型小城??银川沟。那里曾因矿难频发、人口外流严重,留下大量留守儿童。当地中学心理老师李婉在申请函中写道:“我们不缺课桌,不缺教材,但我们缺一个能让孩子说出‘我很难受’的地方。”

出发前一天晚上,陈拾安独自去了市立图书馆地下档案室。他调出了二十年前“晨曦计划”的原始立项文件。泛黄的纸张上,签名栏赫然写着几个如今已在政商界举足轻重的名字。其中一页附录提到:“目标群体为12-16岁具有‘非典型思维倾向’的学生,重点干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:频繁做梦者、偏好独处者、表达情感过于强烈者、对规则提出质疑者。”

他盯着“频繁做梦者”五个字看了很久。

然后掏出笔,在复印件边缘写下一句话:

“原来,梦见奶酪的男孩,从来就不该被治好。”

车队于凌晨五点启程。六辆改装车排成一列,像一支沉默的迁徙队伍,穿行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里。每辆车都搭载了一段特别音频??周默母亲的录音,将在途经的每一所学校、社区中心、乡镇广场循环播放,不限次数,不设围墙。

抵达银川沟当天,天空放晴。

孩子们起初远远围观,眼神警惕,像看某种新型监控设备。直到一位五年级女生被老师鼓励上前尝试。她对着倾诉舱说了十分钟,内容无人知晓。结束后,她走出来,脸红红的,却笑了。

“我觉得……有人听到了。”她说。

紧接着,第二个、第三个孩子走了进去。

傍晚时分,一名十三岁的男孩录下这样一段话:

“我爸说我妈是被我克死的。因为她生我的时候大出血,没救回来。我爷爷也这么说。我每天吃饭前都要跪着道歉。我知道我不是故意的……可我已经三年没敢做噩梦了,因为我怕梦里她会骂我。”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