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尘小说网

落尘小说网>众仙俯首 > 第443章 卷宗(第2页)

第443章 卷宗(第2页)

>后来他在流放途中病逝,遗体运回时口中含着一片撕碎的奏章,上面尽是血字。

>我烧了那份残稿,也烧掉了自己想为他辩白的念头。

>直到遇见你,许怀安。

>你说:“沉默不是美德,是慢性死亡。”

>可我还是迟疑。

>直到听见湾那一夜,千万人齐声呐喊,我才明白??

>我不是怕说错,我是怕说了也没人听。

泪水坠下,混入血迹,纸上的字开始游动重组,竟自动续写下去:

>而现在,我知道了。

>只要有一个人愿意听,声音就不会消失。

>就算世界想让它沉没,大地也会记住它的波纹。

最后一笔落下,整张纸腾空而起,燃成一团青焰。火焰不灼人,反而温暖,缓缓升至穹顶,融入墙上的文字长卷。刹那间,所有字符亮起,如同万千萤火汇聚,最终凝聚成一个新的符号??形似耳朵,又像张开的嘴,中间一点光芒跳动,宛如心跳。

许怀安望着那符号,嘴角微动,眼中竟有泪光。

他伸手从怀中取出一块小小的泥埙,正是当日放在礁石上的那只。不同的是,如今它已被低温窑火轻焙过,质地坚实,表面刻满了细密的纹路??那是七百二十二个“言”字的变体,每一个都对应一位未语者的遗愿。

他将埙递给她。

沈知意接过,忽觉体内气息涌动,仿佛有无数声音在血脉中奔流。她闭目凝神,将埙凑近唇边,试着吹奏。

第一个音不成调,第二个音略带嘶哑,第三个音却忽然清澈起来,竟与她在启言院听过的一首童谣完全吻合??那是某个孤儿哼唱的曲子,歌词只有两句:“娘在哪?天上吗?”

随着旋律流淌,雪庙外的风雪骤然止息。远处山巅,一座冰封的钟楼缓缓显现轮廓。钟绳断裂已久,钟身布满裂痕,可就在埙声响起的瞬间,那口古钟竟自行震动,发出一声悠远浑厚的鸣响!

一声,两声,三声……整整九响。

每一响,天地便震一次。千里之外,沉睡的“声冢”接连苏醒:北境冻土裂开,露出埋藏千年的青铜简;南荒古井沸腾,浮起一串串用骨针穿连的贝壳日记;西域沙丘下,整座地下城浮现,墙壁上写满被焚毁的诗篇……

许怀安猛然抬头,望向虚空,似在聆听某种唯有他能感知的讯息。片刻后,他疾步走到墙前,抓起毛笔,在原本空白的一角疾书:

>**“寂主未死,只是换皮重生。这一次,他藏在‘共识’之中。”**

沈知意心头一凛。

“共识”?那是比恐惧更可怕的牢笼??当所有人都默认某件事“不该说”,当集体沉默成为习惯,便无需禁令,无需守寂人,言语之力自会枯竭。就像冬日炉火,不必扑灭,只要断绝柴薪,它终将熄灭。

她还想追问,可许怀安已走向殿门。临出门前,他停下脚步,从袖中滑落一封信,封口用蜡封着,印鉴是启言院的徽记??一棵生根于耳朵之中的树。

他知道她会打开。

他知道她必须打开。

待她追出门外,雪庙已覆上厚厚新雪,仿佛从未有人进入。唯有台阶第三十七级上,留下了一行湿痕,像是刚流过的血,又像融化的泪。

回到听见湾已是半月之后。

启言院一切如常,可沈知意总觉得气氛变了。人们依旧登台发言,可话题越来越轻:哪家的孩子考中秀才,哪户的鸡下了双黄蛋,谁家媳妇梦见了吉祥兆头……那些关于冤屈、背叛、悔恨的陈述少了,甚至有讲述者中途改口:“其实也没那么严重,过去就算了。”

她召集回音使们议事,却发现他们的眼神躲闪。有人低声说:“院长,是不是说得太多,惹来了灾祸?最近海上常有黑雾,渔船不敢出航。”

当晚,她独自打开那封信。

信纸只有短短几句:

>若有一天,人们开始自我审查,请不要责怪他们。

>恐惧是最温柔的枷锁,它让人相信沉默是为了和平。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